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微信小程序是刻意去弱化搜索和入口這兩個概念的。要找到某個小程序,常見的方式是掃線下的二維碼和朋友微信推薦。如果一定要通過搜索來實現,則需要用戶輸入小程序的全名,門檻非常高。
內測將4個月后,微信正式開放了“功能直達”,用戶通過“搜一搜”入口搜索“快遞”、“名片”、“翻譯”等關鍵詞后,可以直達相應的小程序頁面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個看似并不算大事的新增操作背后,藏著微信小程序在底層邏輯上的重要變化。當初追求“去中心化”的微信小程序,在上線不到2年的時間里,重新認可了搜索的價值。
張小龍也曾經在采訪中表示,從 PC年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遷移的過程中,超級入口正在從搜索框變成二維碼,實現線上線下的連接。但情況顯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樂觀。直到現在,二維碼的最大使用場景仍然是移動支付。
一定程度上,大家可能忽略了搜索和二維碼在信息獲取上的差異所在。搜索更多是用戶的主動行為,在他需要去了解某件事情的時候自發(fā)形成,這時候百度的聯想詞等設置顯然是更加友好的;二維碼則更多發(fā)生于用戶已經確認對某件事情的興趣之后,進一步去加深了解或者尋求服務。
簡單說就是,二維碼和熟人分享這兩種路徑,仍然無法很好的解決小程序對新用戶的獲取需求。大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,微信才在運營一年多以后,決定對小程序強化搜索入口,變得更像他們曾經想顛覆的百度模式。
微信催熱了小程序,百度趕上了爆發(fā)節(jié)點
感謝微信一步步耐心催熱了小程序,為小程序類產品打開了天窗,在產品模式層面做了很好的試點驗證。
小程序的產品早期想法來自于蘋果的webapp,微信利用自己的社交場景進行連接和放大,開始不被看好,逐步耐心培養(yǎng)了用戶習慣,現在已經被企業(yè)和用戶接受。
在技術層面,這些年服務器端js技術越來越先進,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輕松構建出無限接近于原生APP的用戶體驗,為眾多開發(fā)者帶來全新的產品體驗、產品模式。
2018年,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面世,此時,百度APP已完成了品牌升級、產品模式升級、內容生態(tài)升級,智能小程序的產品模式已經不存在場景障礙,此時正是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最佳爆發(fā)節(jié)點。
智能小程序是可編程節(jié)點,重新定義搜索
過去,在百度的關鍵詞搜索結果中,呈現的是靜態(tài)化的圖文信息,用戶實現的是信息精準獲取,然后,搜完就走。
現在,百度內容生態(tài)越來越完善,用戶在百度APP停留時間更長,智能小程序為百度搜索帶來無限想象空間的動態(tài)創(chuàng)造力節(jié)點,用戶成為節(jié)點的深度交互參與者。
智能小程序+信息流,帶來全新的百度搜索,搜索框的入口價值變得更加立體化、縱深化、一站式,而這才是移動時代的百度。
在移動時代,一致化體驗不可阻擋,智能小程序的出現是重大利好,在嚴格的用戶體驗框架之下,可以讓百度搜索有更好的用戶體驗。
如今,小程序已經成為一個未來戰(zhàn)場,BAT全部加入豪華戰(zhàn)局。百度在9月25日公布了小程序上線兩個月的最新數據:智能小程序月活破億,覆蓋了100多個細分場景,同時向開發(fā)者開放申請。
以AI為核心,百度技術生態(tài)已經全面領先,并進行內外的能力輸出;以百度APP為核心,百度內容生態(tài)已經日臻完備,信息流的用戶端、商業(yè)端生態(tài)都發(fā)展很好;智能小程序是百度生態(tài)的X元素,可以激活百度大生態(tài)的開發(fā)者創(chuàng)造力,很可能改變互聯網的流量模式、產品模式、商業(yè)模式。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
查看案例